2025 年 7 月,南昌爱尔眼科医院小儿眼科特邀广州中山眼科中心医院斜弱视专科主任余新平来院坐诊及手术。期间,余教授接诊了一位 5 岁的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者思思。
思思的眼疾始于 3 年前,当时家人发现他的眼睛出现向内偏斜的情况。1 年前,思思到某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内斜视、双眼屈光不正,医生建议配戴足矫远视眼镜。经过 1 年的戴镜治疗,思思的内斜度数较之前有所减少,但仍存在内斜。为求进一步治疗,思思来到南昌爱尔眼科医院门诊就诊。
检查结果显示,思思右眼裸眼视力 0.8,戴镜 + 2.25DS/-0.25DC×150° 矫正视力到 0.8;左眼裸眼视力 0.6,戴镜 + 2.75DS/-0.75DC×180° 矫正视力到 0.8。裸眼状态下,33cm 看近及 5m 看远时眼位均向内偏斜 45 三棱镜度;戴镜时,33cm 看近时眼位向内偏斜 25 三棱镜度,5m 看远时眼位均向内偏斜 30 三棱镜度。同时,思思的双眼二级、三级视功能已经被破坏。综合各项检查,思思被诊断为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双眼屈光不正。
完善术前检查及准备后,余教授为思思施行斜视矫正术,术中对其左眼内直肌后徙 4mm、左眼外直肌缩短 5mm,手术过程顺利。术后,通过斜视矫正手术、术后验光配镜以及术后双眼视功能训练,思思的眼位已恢复正常,双眼二级、三级视功能正在逐步恢复。
余教授介绍,部分调节性内斜是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和非调节性内斜视并存的共同性内斜视,患者戴全矫眼镜后内斜视度数减少,但仍残留 + 15 三棱镜度以上的内斜视。其主要特征包括:合并轻度或中度远视,充分睫状肌麻痹或戴完全矫正远视镜后内斜视角减小,但不能完全消除(大于 + 15 三棱镜度以上内斜视);充分睫状肌麻痹或完全矫正后还存在的非调节性内斜视主要是婴幼儿性内斜视,所以较完全调节性内斜视发病早;内斜视常固定在某眼,多为轻度或中度远视,常合并散光或屈光参差;常伴有单眼弱视及异常视网膜对应,少数人存在一定双眼视觉;常伴有单或双眼的垂直斜视(如上、下斜肌异常,垂直分离性斜视等)
8 月 9 日,一场汇聚顶尖眼科资源的诊疗机会将落地南昌爱尔眼科医院 ——广州中山眼科中心斜弱视专科主任余新平教授坐诊+手术,为本地斜弱视患者带来近距离接触国家级诊疗力量的契机。
余新平教授深耕斜弱视领域的权威专家,不仅持有医学博士学位、主任医师职称,更曾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与 AKRON 儿童医院交流深造,现任中国医师协会斜视与小儿眼科专委会委员等重要职务。从常见斜弱视治疗到复杂斜视手术,从难治性弱视矫治到双眼视功能异常诊治,余新平教授均有着深厚造诣。其研究成果不仅入选 2017 年全国斜视与小儿眼科十大进展,更被 2020 版美国眼科学会斜视临床指南收录,专业能力获得国际国内双重认可。
此次南昌爱尔眼科医院特别邀请余新平教授开展坐诊与手术服务,正是为了让优质医疗资源扎根地方,提升江西地区斜弱视诊疗水平。届时,患者无需长途跋涉远赴外地,在 “家门口” 就能与国家级专家面对面交流,获得专属的个性化诊疗方案,轻松解决异地求医的奔波难题,便捷享受高质量的眼科医疗服务。
[责任编辑:赵奢]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