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5/
首页 > 财经 > 正文

央行出手!释放利好

2023年07月01日 10:10
来源:证券之星  阅读量:8952  

其中,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分别增加额度400亿元、1200亿元、400亿元,调增后额度分别为8000亿元、17600亿元、7400亿元。

专家表示,货币政策坚持不大水漫灌的背景下,接下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发挥重要作用,后续可期待更多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专项再贷款工具。此外,积极的财政政策也有望进一步加码,或与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形成合力,推出新一批政策性金融工具。

央行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

6月30日,人民银行决定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2000亿元。

央行称,近年来,人民银行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切实支持“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服务普惠金融长效机制建设。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全国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余额2.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在金融支持普惠金融上,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曾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人民银行聚焦供给侧结构性的堵点、难点,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作用,持续加强对“三农”、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领域的金融服务,推动普惠金融“量增、面扩、价降”。

支小再贷款自2014年起向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放,引导其扩大小微、民营企业贷款投放,降低融资成本。发放对象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和民营银行。对符合要求的贷款,按贷款本金的100%予以资金支持。属于长期性工具。

再贴现是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持有的已贴现票据进行贴现的业务,自1986年开办,2008年开始发挥结构性功能,重点用于支持扩大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融资。发放对象包括全国性商业银行、地方法人银行和外资银行等具有贴现资格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属于长期性工具。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存发力空间

对于本次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的决定,央行称,是为贯彻落实6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6月16日召开的国常会指出,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增强发展动能,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会议围绕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做强做优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四个方面,研究提出了一批政策措施。

由于央行在国常会召开前夕已率先降息,并引导LPR下降,普遍观点认为在降息后,短期内货币政策的稳增长新举措或是动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央行此前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曾指出,下一阶段,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保持再贷款再贴现工具的稳定性,运用好实施期内的阶段性工具,为普惠金融、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有力支持。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仍将发挥重要作用。”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梁中华表示,后续整体政策基调上,重点强调高质量发展,不会大水漫灌强刺激。

天风证券研究所宏观首席分析师宋雪涛认为,后续可推出更多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专项再贷款工具,定向支持高技术制造业,针对房企纾困和保交楼等民生领域。

财政政策或协同加码

值得注意的是,6月16日,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证监会等五部门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在提到“用好再贷款再贴现、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同时,也提出“加强财政金融政策协同”的要求。

《指导意见》还提出,鼓励各地完善风险补偿、财政贴息、融资担保等配套政策,与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形成合力,支持乡村振兴相关领域贷款发放。

在国常会明确将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且央行率先降息后,专家也普遍预期财政政策也将随之发力。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认为,展望下半年,财政政策空间包括加快专项债发行进度、落地新一批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减税刺激制造业投资、积极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等。

广发证券宏观分析师吴棋滢表示,今年以来货币层面已先后进行了多项银行负债端的稳增长操作,后续应将政策重心转向银行资产端,即稳定实体融资需求,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是一个很好的抓手。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认为,接下来财政政策加码可期,或在三季度推出新一批政策性金融工具,其规模主要取决于土地出让收入的恢复情况;同时继续加快“十四五”重大项目建设,基建的实物工作量有望得到保障。

校对:祝甜婷

[责任编辑:杜玉梅]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