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的“2023年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年会”于9月25日上午在西安盛大开幕。来自国内外器官移植相关领域的专家、医务工作者2000余人齐聚灞水之滨,共襄盛会。
大会开幕式由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吕毅教授主持。
吕毅教授对国家卫健委、中华医学会以及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给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工作的帮助和支持表示了衷心感谢,并介绍了我国器官移植工作在几代移植工作者的努力下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器官移植数量稳居世界第二位,走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央,为数以万计的器官衰竭患者带来了新的生机。同时希望薛武军教授所带领的团队为我国器官移植技术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薛武军教授以“传承、自主、创新、融合”为主题发言,他指出,中国器官移植事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走出了一条与国际接轨、符合我国特点和实际的器官捐献与移植的发展道路,在器官移植世界舞台的中央发出中国声音、发挥中国作用。希望全国同道提出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为我国器官移植事业提供科学思考,引领器官移植事业行稳致远。
王树国教授在致辞中谈到,器官移植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一个国家文明的象征。器官移植是国家之需要,也是人民之需要。器官移植工作者是文明的践行者,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拯救患者于危难之际,实现健康中国战略与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国际社会对我国器官移植的改革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国家卫健委的领导下,在中华医学会的带领下,在器官移植专家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器官移植事业有能力做好,更应该做好,未来我国器官移植事业一定会在世界器官移植领域发挥中国作用,共筑更文明更现代的人类社会。
王大方副秘书长在致辞中表示,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自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35年历程,感谢众位器官移植界的前辈对我国器官移植事业发展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在器官移植专家与各级医疗管理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器官移植事业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截至2022年底,共实现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4.34万例,捐献大器官突破12.87万个。自2015年以来,共实施各类器官移植近14万例次,器官移植数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器官移植学科建设取得的进步,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器官移植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将为减轻病患痛苦,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健康水平做出了器官移植医务工作者积极的贡献。
高光明副司长在致辞中表示,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发展迅速,数量稳居世界第二,技术水平提升至国际前列,但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人体器官捐献的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下一步将加大器官捐献推进的力度和政策的支持,指导各地研究出台立足本地、推动器官捐献的工作措施,进一步提升器官移植资源布局,完善器官获取与评估制度,建立OPO器官移植医院动态管理机制,加强质量控制,完善质控指标,推进器官移植服务的同质化水平,为世界器官移植事业发展与治理体系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黄洁夫教授代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表示,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经过改革,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不过,我国百万人口捐献率还很低,器官移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移植工作者任重而道远。同时他高度肯定了薛武军主任委员带领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团队对器官捐献移植的深刻认识,并始终坚持发挥移植医生在捐献与移植事业中的原动力作用。他强调卫生行政部门,红十字会和医疗机构要紧密团结起来,为器官移植医生铺平道路。监管部门要“露出牙齿”,有移植资质但不开展移植的医院要坚决吊销其资质,对大力开展器官捐献的医院要给予支持,帮他们加入器官移植的队伍。
开幕式在黄洁夫教授的精彩致辞后结束,进入到大会主题报告环节。
陈实教授、门同义教授、杨扬教授主持第一节大会报告。
郑树森院士报告
林圣彩院士报告
窦科峰院士报告
在第一节大会报告环节,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教授发表《肝脏移植的技术创新》主题报告,介绍了在血管变异和损伤等复杂肝脏移植手术中,开展血管重建和修复等技术创新,显著提高了复杂肝脏移植手术效果;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圣彩教授发表《代谢稳态与“泛炎症”》主题报告,以葡萄糖代谢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能量代谢与疾病发生、生命衰老之间的关系;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中国科学院院士窦科峰教授发表《异种移植进展》主题报告,目前器官短缺问题严峻,器官捐献难以满足需求,异种移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窦科峰院士从不同类型异种移植进展、异种移植有关临床试验、开展临床试验涉及问题等几个方面为我们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异种移植临床试验相关进展,为解决器官短缺带来了希望。
徐骁教授、周江桥教授、夏强教授主持第二节大会报告
祁海教授报告
励建安教授报告
薛武军教授报告
在第二节大会报告环节,清华大学医学院祁海教授发表《持久性体液免疫》主题报告,介绍了体液免疫的研究进展,在免疫细胞识别、分化和效应阶段发现了新的分子及其机制,以及免疫应答反应在性别之间存在差异的机制,为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励建安教授发表《器官移植前后的康复医疗价值》主题报告,介绍了各种器官移植与医疗康复的关系,从康复价值的角度阐述的器官移植的意义,通过器官移植术后围手术期治疗措施的改良,实现了器官移植患者的加速康复;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主任委员薛武军教授发表《OPO学科化创新促进我国器官移植学科体系建设与发展》主题报告,介绍了西安交大一附院OPO学科化建设的经验与成效,强调了OPO建设的重点在于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建设、依法依规、科学规范,实现“新瓶装新酒”的改革与创新,建立完善的器官捐献工作体系,坚持走器官捐献专业化、OPO建设学科化、器官移植学科体系化的道路。
[责任编辑:许一诺]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